專案期間:2025年8月19日 ~ 2026年9月30日
提醒: 贊助金額最低額度為300元
台灣正快速邁入高齡社會,根據國發會預估,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總人口的20%。隨著社會型態轉變,銀髮長輩普遍面臨社交圈縮小、身心退化與心理孤寂等問題。尤其獨居長者比例日益攀升,缺乏穩定的人際互動與情緒支持,導致生活動力漸失、自信心下降。
同時,越來越多來自弱勢家庭的兒童與青少年,長期處於功能失衡的家庭系統中,因創傷、被忽視或學習困難而對外界失去信任,難以融入團體或穩定學習,更遑論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。他們需要的,不僅是制度性的支援,更是細膩而持續的陪伴與理解。
雖身處不同生命階段,這兩個族群卻共同承受著「孤單」、「被忽略」、「缺乏情感支持」的痛點。這些看似微小卻長期堆疊的情緒缺口,不僅影響身心健康,也加重醫療與照顧系統的長期負擔。
因此,我們透過「心輔犬」這一創新模式,結合動物輔助教育與專業助人技術,培育流浪犬成為專業服務犬,進入社區與教育現場,陪伴銀髮長輩與弱勢兒少,建立一種深層而溫暖的非語言互動關係,協助其情緒穩定、重建信任與人際連結。
更進一步,我們亦重視人才系統的建構,透過「心輔犬種子教師」與「心輔犬評估員」的培訓機制,培育跨領域專業助人者,擴大在地心理支持網絡,讓心理健康不再是少數資源充足者的專利,而是每一個社區都能擁有的共好力量。
本計畫預計在兩年內深入10處北台灣的銀髮據點與弱勢兒少機構,提供定期的「心輔犬陪伴課程」與「跨世代互動活動」。然而,要將這項深具影響力的服務穩定地帶入各地,需倚賴完整且專業的移動服務系統。
心輔犬並非一般寵物犬,每次出勤都須配合專業講師與志工,並根據服務場域的對象年齡、身心狀況與環境條件,挑選最適合的犬隻出勤。這不僅關乎交通安排,更關乎犬隻情緒穩定與現場服務品質。
實務上,我們服務的據點橫跨偏鄉社區、高齡服務中心、弱勢兒少陪伴據點等,往往位於非交通便利區,甚至公共運輸難以抵達地點。而這些區域,往往又是最需要心理與情緒陪伴的地方。若無穩定的交通資源,不僅增加人員與犬隻出勤壓力,更限制了服務的可及性與持續性。
此外,心輔犬服務需攜帶大量教具、消毒用品、互動輔具與行政資料,每次服務皆需提前裝備與佈場,結束後亦需妥善回收與清潔。
因此,我們將打造「行動心輔犬車隊」,結合能容納犬隻與講師的舒適車輛、專屬犬籠與器材存放空間,並建立安全的移動 SOP 流程,從出發前的犬隻健康檢查,到服務後的消毒清理與團隊回饋,確保每一趟療癒旅程的品質與安全。
心輔犬計畫不僅是單一場次的服務,而是一種能引發深遠轉變的行動。每一次心輔犬的陪伴,不只是療癒孤單的當下,更是在重建一段被忽視已久的關係。
在過去的實施經驗中,我們見證了銀髮長者從沉默到願意主動分享,從冷漠到與狗狗建立真實情感連結;也見證了內向、抗拒參與的孩子,透過與狗狗的互動,逐漸展現笑容、願意與同儕合作,甚至開始關心他人的情緒狀態。
這些改變,並非一蹴可及,而是透過穩定的陪伴與信任慢慢發酵。正因如此,心輔犬服務強調「持續性」與「現場性」,唯有定期出勤、與在地資源協力,才能真正讓陪伴的影響深入生活、產生轉變。
心輔犬計畫是一場跨物種的革命,也是一段段溫柔相遇的故事。曾經被遺棄的狗狗,在訓練與陪伴中,學會了安撫人類的情緒;而那些曾感到無助、孤單的長者與孩子,也因為狗狗的陪伴,重新敞開心門、感受到被理解與接納的幸福。
我們相信,真正的改變,從「陪伴」開始。這份陪伴,不是施與,而是同行。讓狗與人彼此成為希望的出口,在一來一往的眼神與觸碰中,撫平傷口,點亮生命的光。
這不是一個計畫的結束,而是一條療癒路徑的開始。我們邀請您,一起成為這段旅程的同行者。因為只要有一隻狗的腳步踏進人們的心裡,孤單,就會開始離開。
登入會員即表示同意服務條款與隱私政策
透過一個裕隆集團帳戶使用相關服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