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無通知!
富里有人x土地工工:共學共耕 富裕偏鄉
臺北市、新北市、臺中市、臺南市、高雄市、苗栗縣、雲林縣、宜蘭縣、花蓮縣、新竹縣
臺北市、新北市、臺中市、臺南市、高雄市、苗栗縣、雲林縣、宜蘭縣、花蓮縣、新竹縣

目前金額:0

0%
目標金額:350,000

愛的人數:0 人

專案期間:2025年8月14日 ~ 2026年9月30日

贊助金額:

提醒: 贊助金額最低額度為300元

豐富每個村里

富里有人協會以協助各地方之豐富、富裕、繁榮為宗旨,為達成「環境保護」「經濟支持」與「人群友善」之目標,打造對每個人都善良、友好之模式,也為創造更好的環境努力。我們希望豐富每一地方,不只經濟上,亦是每個人的心理與精神的富足。


透過土地工工計畫,不僅復甦土地,更提供中高齡長者就業機會,讓退休後仍然希望有工作的長者能獲得工作機會,透過協助輕鬆農務,維持身體活動力,也能與人接觸,並為社會做出貢獻,獲得自信心。


用創意復甦家鄉

富里有人協會致力於透過創新思維活化在地,2022年富里有人協會邀請台灣哈雷車主俱樂部組成的「騎士烏托邦」,於富里舉辦年度會師活動,活動吸引了上百台哈雷機車齊聚,場面浩大。同時結合富里當地居民與農家舉辦的市集,3天為富里帶來數百萬營業額。

 

延續這份創新精神,2025年富里有人協會攜手點點善發起之土地工工計畫,將其影響力擴散至全台各村里 。

土地工工2024 年初於雲林虎尾展開第一塊契作土地,種植澳洲茶樹與香草作物;同年 4 月邀請地方中高齡長輩參與農務,6月開始捐贈純露與精油給罕病病友。至2025年,我們跨足宜蘭樂水部落,攜手推動樂水部落文化體驗,協助復甦泰雅文化並創造在地就業機會,讓善意循環在台灣土地上持續生根發芽。

 

此計畫已獲得超過300人的支持,創造近十位中高齡長輩的就業機會,並復甦超過千坪的土地。


讓土地復甦、賦能中高齡就業 讓善意循環 在台灣土地生根發芽


台灣正面臨土地閒置與中高齡就業困境。


在台灣有近5萬公頃的閒置土地,因從農人口老化而雜草重生;而根據勞動部數據指出,55歲以上勞動參與率約9.9%,低於其他先進國家(19%至38%),且中高齡失業週數逐步增加趨勢,失業時間較長,重返職場難度高,我們希望透過土地工工,讓長輩有工作機會,而不是被AI取代!


創造中高齡就業 讓退休生活有了新的溫度

來自雲林崙背的阿君姊,平時不喜歡出門,退休後生活日益封閉,平日除了參與老人會演奏樂隊演出,幾乎不太出門。2024年加入土地工工計畫,每週固定出門去「工作」,也因此增加與人交流機會~

協助罕病舒緩不適

土地工工計畫,透過大眾與企業參與契作,透過契作讓閒置土地恢復生機,並提供澳洲茶樹純露與精油,協助社會弱勢團體舒緩傷口不適。2025年,我們將既有服務對象擴及長照中心、燒燙傷等有需要的社會弱勢團體,同時創造環境與人的正向改變。


從土地到人,用一坪地創造三倍影響力

土地工工致力於活化台灣閒置農地,並解決中高齡就業與捐贈罕病的社會議題。我們透過「契作一坪地」的模式,創造三重關鍵影響力:


  • 復甦閒置土地: 我們以友善環境的耕作模式,讓沉睡的土地重新長出綠意,恢復自然生態 。
  • 創造中高齡工作機會: 提供符合長者體力的輕鬆農務,讓他們重獲被需要的成就感與經濟支持 。
  • 助罕病舒緩不適: 將契作的澳洲茶樹提煉成純露與精油,捐贈給罕病病友,協助舒緩其肌膚不適 。2025年,我們更計劃將服務對象擴展至長照中心、燒燙傷等有需要的社會弱勢團體,創造環境與人的正向改變 。

協助企業實踐ESG

土地工工計畫,能有效協助企業實踐其ESG承諾,並吸引更多注重永續發展的消費者與人才 。我們提供透明的影響力數據報告,讓企業的貢獻清晰可見:

l  環境(E): 活化閒置土地,推廣友善環境的農作方式。

l  社會(S): 創造中高齡就業機會,關懷罕病病友,實踐社會共好。

l  治理(G): 透過透明的影響力報告,展現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承諾。

 

「土地工工」計畫切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多項核心價值,實踐環境永續與社會共好,以「一坪地三倍影響力」為核心,打造具包容性與韌性的永續行動。


SDG 08.5:地方人群合宜就業與勞動

因地方人口老化,改以精緻農務種植與農作加工提升產物價值。進而提供中高齡勞動方案實現生產性就業,讓人群擁有合宜的就業機會。

 

SDG 15.4:土地環境恢復自然

地方因長年種植導致土地貧瘠,進而施灑化學肥料促進農作生長,土地因而失去原有環境生機。

我們希望恢復自然環境,讓自然共升級現有種植技術 。

愛的支持,讓善擴及每個鄉鎮

土地價值,是自然生命與人群的綜合體。

富里有人與土地工工的合作,正是以「一坪地三倍影響力」為核心,打造具包容性與韌性的永續行動,期盼在裕隆「愛的里程」的支持下,將這份善的循環擴展至台灣更多角落,共同邁向永續的未來。

期盼完成以下目標:

✅ 復甦超過 1,000 坪閒置土地

✅ 種植 3,000 棵澳洲茶樹與香草作物

✅ 創造 2,000 小時中高齡與地方弱勢工作時數

✅ 服務 50 位罕病病友